【概要描述】
9月20日上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主持召开中国日用玻璃协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钟表协会、中国洗涤用品协会等协会的负责人座谈分析几个重点行业的1-8月份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理事长孟令彦、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平参加了会议。日用玻璃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有关政策措施建议情况如下:
一、日用玻璃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今年1-8月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18.6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0.88%。产量在70万吨以上的有6个地区:四川、山东、河北、河南、广东、湖北。以上六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17%。
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75.4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6.0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53.6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6.7%;累计产品销售率97.5%。
三、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1-6月行业出口交货值(人民币)47.5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71%。
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2010年1-6月份协会重点跟踪的日用玻璃行业22类主要产品进出口总额19.7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8.48亿美元,同比增加12.27%;进口额1.23亿美元,同比增加17.91%。
四、统计口径变化的情况
从今年1月起,国家统计局调整了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按新标准,6月份纳入统计的日用玻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991个,比上年同期企业数减少30.9%。
另外,国家海关总署从今年1月起,对“玻璃内胆制的带壳保温瓶”单列税号(税号为9617.0011)。对比上半年同期统计数据,“玻璃内胆制的带壳保温瓶”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约占原统计范围的49%和33%左右。
五、行业经济运行反映的突出问题
今年上半年,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人员成本增加、电力供应紧张、贷款利率上升、通胀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加速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结合综合分析对比与上年同期的可比因素,上半年行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增幅、利润增幅、出口额增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产成品库存有所增加。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低于全国轻工业增长幅度。
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反映在原材料、能源、人工成本的上涨。这是企业当前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六、全年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政策导向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用玻璃行业整体运行态势是平稳增长、增速放缓。
七、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1、要进一步控制原材料、能源、运输等价格上涨,并抓紧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价格波动范围,理顺生产成本上涨在产业链中的转移和吸收。
2、要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劳动就业,尤其要扩大服务业就业人口,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结构,加强消费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3、对部分热点产品的标准制定和审批建议采取快速通道机制(比如婴幼儿玻璃奶瓶的产品标准、耐热玻璃制品的产品标准等)。
4、统计目录的调整,应充分考虑水钻产品的发展。
5、对废碎玻璃的利用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王世成副会长听取各协会汇报后,肯定了各协会的工作,要求大家要进一步关注各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行业的难点和热点、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抓好典型。各协会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建议要一事一报,专题单项整理,报告要有针对性、有效性,要把握可操作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