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内资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电力运行情况
日期:2012-11-05 

【概要描述】

 一、电力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山东电力运行总体平稳,生产供应衔接有序。受经济下行、雨水较多等因素影响,用电增速明显放缓,供需形势相对宽松,用电负荷、用电量低于年初预测。迎峰度夏期间,降温制冷用电大幅增加,拉动用电负荷、用电量连创新高。度夏保电工作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夏季用电高峰平稳度过。

  (一)用电需求情况。1-9月份,我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28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工业用电量完成2151.2亿千瓦时,增长1.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5.9%,其中轻工业用电增长1.1%,占工业用电量的19.9%;重工业用电增长2.1%,占工业用电量的80.1%。分产业看,因今年雨水较多,农耕、排灌用电少,一产用电量5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6%;二产受工业用电低迷影响,用电量2176.8亿千瓦时、增长1.9%;三产用电增势较强,用电量282.5亿千瓦时、增长19.3%;城乡居民用电相对平稳,用电量318.4亿千瓦时、增长7.8%,各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2%、76.8%、10%和11.2%。

  (二)电力生产情况。1-9月份,我省累计完成发电量246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发电设备平均利用时数3575小时,同比下降29小时。其中,统调公用机组发电量1794.5亿千瓦时,增长2.8%,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为72.7%,利用时数3994小时,高出全省平均419小时;地方公用机组187.4亿千瓦时,增长18.3%,利用时数1989小时(风电1439小时);企业自备机组483.9亿千瓦时,下降0.7%,利用时数3316小时。前9个月我省接纳华北电网、银东直流等外来电量共计36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三)电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省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较多,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2月底,山东半岛地区遭遇大风雨雪天气侵害,4月下旬,山东中部地区遭受短时龙卷风、雷雨、冰雹袭击,度夏期间,“达维”、“布拉万”等三次强台风陆续登陆境内,以上造成多条线路舞动跳闸,部分电力设施遭到损坏。因应急准备充分、抢修及时,山东电网未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从用电负荷看,7月下旬,受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影响,山东电网统调用电负荷、日用电量连续刷新历史记录,最高负荷5069.7万千瓦,同比增加159万千瓦,最大日用电量10.7亿千瓦时,增加0.37亿千瓦时。进入8月份,受持续大范围降雨影响,用电负荷快速回落,到8月下旬,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已降至4400万千瓦,没有出现新的用电高峰。9月份,受季节变化因素影响,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基本维持在4100万千瓦左右。

  (四)发电装机情况。1-9月份,我省新增装机220.7万千瓦,其中风电122.8万千瓦,企业自备机组80.2万千瓦,地调公用机组18.9万千瓦,无统调公用新机组投产。截至9月底,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7003.5万千瓦(其中统调装机5173.2万千瓦),同比增长3.3%。按发电性质划分,火电6535.6万千瓦(余热余压151.7万千瓦、垃圾发电21.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5.3万千瓦),增长1.4%;风电352.8万千瓦,增长53.4%;水电107.4万千瓦,增长0.7%,太阳能光伏发电6.6万千瓦,增长78.4%。按调度关系划分,统调公用机组4492.4万千瓦,同比基本持平;地调公用机组1003.7万千瓦,增长16.4%;企业自备机组1500万千瓦(其中统调自备680.8万千瓦),增长5.6%。

  二、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省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供应保障中心任务,不断完善运行监测协调机制,加强发电量计划调控和运行调度考核,提高电网运行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生产供应形势稳定,满足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

  (一)认真做好电力运行监测和供需衔接。年初组织开展对全省新增用电项目、现有机组发电能力、新上机组投运情况的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全年工作重点和保电措施,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强电力运行日常调度分析,扎实做好电力生产供应的“预报、预警、预防”,坚持日调度、周预测、月分析制度,编发《电网运行日报》和《电力运行月报》,发挥“晴雨表”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严格电量计划调控管理和执行落实。依据发电机组容量等级、能耗环保指标、供热及污染物或可再生资源掺配、电网约束等实际,差别编制下达各类机组发电量计划,推进电力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配置。落实省政府30天电煤储备战略,三次兑现迎峰度夏前等重要时期电煤储备奖励电量140亿千瓦时。安排“以大代小”自备机组替代交易10宗,替代电量22.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5万吨。组织统调公用机组内部优化替代发电,充分发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效率和环保优势。

  (三)保障关键时期和薄弱地区电力供应。精心组织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提前编发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会议,建立调度例会制度,跟踪机组运行出力,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组织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保电工作,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抓好节日生产调度,全力保障电力、热力可靠供应。完善《银东直流切负荷方案》,制定《省调事故拉路序位》,开展反事故演习和应急演练,组织协调“达维”台风影响电网的应急抢修恢复工作。

  (四)强化电力运行调度管理和检修维护。坚持和完善机组停机检修报批制度,督促发电企业按调度指令开停机组、接带负荷、参加电网调峰。严格执行《机组运行考核暂行办法》,加强机组运行奖惩考核,前三季度累计核减电量8.8亿千瓦时、核增15.8亿千瓦时。对银东直流、华北联网等关键输变电设备、线路进行特巡维护,重点做好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组织新投产和技改增容机组额定容量核定试验,规范机组出力管理。利用春秋两季负荷较低时机,统筹安排发供电设备检修,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五)推进电力需求侧和有序用电管理。组织召开有序用电工作会议,细化完善有序用电方案,认真梳理参与错峰、避峰、轮休的77000余个用户,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电力供应,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改造升级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用电智能决策系统,充分发挥技术调荷基础作用,全面监测用户用电负荷,在线智能决策用电限额方案。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科学用电、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水平。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意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有突破。

  (六)加强电力行政执法和行业指导。组织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执法检查活动,全面检查《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力保护条例》贯彻情况。完善配套政策,规范执法程序,编印《条例释义》。组织热电联产现场检测和专家认定评审,认定热电联产机组277台。推进电力行业技术监督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定十项技术监督措施。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新建电气化县8个、电气化乡镇135个、电气化村61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