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王肖涛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国内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余家,从业人数约为30万人。2007年我国成为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2009年,我国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占据全球总产能的25%、65%、51%和61%;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四成以上。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595.23万千瓦,占全球总产量一半,居世界首位。
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明显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畸形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市场严重依赖海外
尽管过去几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但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市场严重依赖海外,仍然没有改变“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结构。
向下游来看,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尽管加快了发展速度,但全球主要市场仍旧分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西班牙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德国政策的趋冷化,造成了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增速放缓,直接冲击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抗风险能力低。
二、原料产地对多晶硅价格没有发言权
长期以来,多晶硅产业的“弱势”始终困扰着我国光伏电池产业,最大的原因就是无法突破国际大厂的技术壁垒而导致成本高企。但是国内多晶硅产业并非没有优势,这种优势就在于多晶硅上游原料冶金硅80%的主要产地来自于我国。
我国多晶硅产业虽然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却没有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反而完全受制于国际大厂。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类似于铁矿石领域的“三巨头”那样的规模化优势,而是一些中小企业各自为战,且存在恶性竞争。
三、美国对国内新能源的301调查
2010年9月9日,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按照《1974年美国贸易法案》第301节的规定,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办公室提交了长达5800页的诉状,称中国政府给予新能源企业高额补贴以提高中国风电、太阳能的价格优势,影响美国就业;同时指责中国对外国企业参与招标采取歧视性限制。10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处决定对中国新能源进行调查。
按照惯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在90天时间内完成相关调查,如果相关投诉被证明是有正当理由的,则美国政府有可能寻求与中国进行双边磋商,并可能向WTO提出针对中国的起诉。该项调查对我国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较大影响,涉及154家中国新能源企业。
四、欧美贸易壁垒的威胁
2009年后欧美企业将反倾销焦点转向中国太阳能电池,包括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德国q-cells、美国sunpower等大厂,都已向官方反映,期望当地政府能重视中国低价竞争对于本土业者的冲击。德国太阳能电池厂solarworld等业者联合向德国政府与欧盟进行游说,认为中国太阳能业者受政府不当补贴,并以低价策略抢进其它市场,已经是倾销的行为,政府应对中国进行某种程度的制裁。
五、政策拉动对国内市场效应有限
2009年之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政策,太阳能电池产业要正常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上网电价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出来的电电网公司有积极性去购买,终端用户乐意去用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德国、西班牙等国的财政补贴正是从此处下手,才使得太阳能电池行业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而我国三部门此次联合颁发的“金太阳工程”,补贴的重点则是集中在安装侧,并未解决上网电价这一实质性问题。仅从这一层面上看,“金太阳工程”政策对国内市场拉动效应有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