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内资讯
省十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日期:2012-06-08 

【概要描述】

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 

 目 录

  1 辉煌的成就 宝贵的经验

  2 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3 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4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5 加快实施蓝黄引领战略

  6 加快建设创新型强省

  7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8 加快建设生态山东

  9 加快向文化强省迈进

  10 大力保障改善民生

  11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12 营造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13 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1 辉煌的成就 宝贵的经验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省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在不断推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中,我们也积累了新的成功经验。《报告》不但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而且科学提炼了过去五年的宝贵经验。五年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激励着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五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不仅是过去工作的实践启示,也是今后工作的基本要求。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五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和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顺利完成了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正如姜异康书记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齐鲁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气象。”

  成就之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接连突破2万亿、3万亿和4万亿元。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17美元。随着服务业发展的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向“新、特、优”提升,三次产业比例已经调整为8.8:52.9:38.3。工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目标基本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利税突破1万亿元。粮食连续9年增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0.9%。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3455.7亿元,年均增长20.5%。

  成就之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五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192元增加到22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68元增加到8342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892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续8年实现双过百万,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趋于完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累计向社会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72.7万套,顺利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任务。

  成就之三: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五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数量居全国前列。文化建设呈现出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良好势头。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文化产业实力大幅提升,一大批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文化产业方面涌现出了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广电集团、大众报业集团等一批实力和竞争力都较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展现了山东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成就之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五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在竞争中崛起,全省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地方工业企业达到9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达到10家和8家。金融、财税、农村、价格、社会事业、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359.9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11.6亿美元,境外投资27.1亿美元,分别为2006年的2.5倍、2.2倍和6.8倍。

  成就之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年来,我省不断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扎实推进法治山东建设,公民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大、政协工作富有成效,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平安山东建设深入开展,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得到加强,连续五年居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前列。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数量连续八届居全国首位。

  成就之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省委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根据我省党建工作的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打造“齐鲁先锋”为载体的党建品牌体系和具有山东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现了创先争优的总体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化,开展了深入扎实的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山东向着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富民强省新跨越的更高层次迈进、更高目标攀登奠定了坚实基础。需要全省上下认真总结、深刻铭记的是,我们在推进改革深入和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体现了过去多年的成功实践做法,也是推动未来山东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必须在今后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报告》中用了六个“必须始终坚持”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提炼和全面总结。

  经验之一:高举旗帜方针明确,科学发展方向正确。《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讲政治、顾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这段论述的核心和要点在于充分强调了指导方针和工作方向的重要性。理念是战略决策的先导,它不仅决定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还决定战略决策的方向、规划与布局,进而决定战略决策的实施过程与效果。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支撑。五年的实践证明,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要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发展必须是在科学发展总体要求下的发展,不仅要保持增长速度的快,更要突出发展质量的好,要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只有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才能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行。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住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才能取得实效。

  经验之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理清思路打造优势。《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规律,深入谋划山东发展战略,提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不断完善‘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扩大内需,优化产业布局,注重发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区域、海陆发展,着力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

  这段论述强调了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规律的重要性,同时更体现了我省各级党组织开阔的视野和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在坚决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战略部署的前提下,不断突破常规,开拓创新,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奋发有为、科学作为的活力和潜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具备了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开阔思路,我们才确立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和“一线三点”的正确思路,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才会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我省才会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和科学发展新优势,整个经济发展才开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经验之三:执政为民富民强省,创新管理服务社会。《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富民与强省相统一,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段论述强调要富民、惠民,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际上是强调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准则。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只有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富民与强省的最终价值取向也要最终落脚到这一点,这就必然要求科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不断推进科学社会管理,我们才能不断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经验之四:深化改革增创活力,完善体制破解难题。《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这段论述重申了改革和创新对于完善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性。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存在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工作方法上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不适应。实践证明,正是由于省委和各级党组织不断致力于深入改革,不断提高山东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定不移地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征程上才逐渐清除了发展障碍,发展的政治和体制环境才不断得到优化,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才不断得到释放与增强。

  经验之五:奋发进取创新实干,齐心协力务求实效。《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保持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创新实干,不图虚名,务求实效,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这段论述主旨鲜明、言简意赅,实质是说明了激发人们的进取之心,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的重要性。进取心指人们在各自工作中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工作心理状态。它体现了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是成事之基,是力量之源。具有进取心的人,渴望有所建树,勇于迎接挑战,为自己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要求自己工作成绩出色。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人们积极向上、创新实干的进取之心。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进取心,必然要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形成众志成城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五年的发展成就证明,只有不断激发全省人民的创造激情和热情,不断营造团结和谐、同心同德的浓厚工作氛围,才能切实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使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竞相迸发,形成推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强大合力。

  经验之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筑牢执政根基。《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抓好党的建设,强基固本,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段论述说明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取决于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胸襟宽、眼界宽、思路宽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我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五年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省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穿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全过程,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建设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我省才不断开创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政通人和的新局面。(张华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2 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关于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姜异康同志在十届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统筹发展为着力点,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硬仗,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文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走在前列,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这其中包括几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总基调和总目标。《报告》强调牢牢把握主题,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主线,也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其中“稳”是增长的关键。我们既要保持一定的经验增长速度,又不能忽高、忽低,而是要稳中求进;总目标:是富民强省。富民强省的总目标从九届党代会就提了出来,这里保持了它的延续性。

  二是动力、着力点和工作重点。动力,还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点提了三个,即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和统筹发展;一个硬仗和两篇文章: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硬仗,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文章。

  三是全面推进六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六个建设概括地非常全面,同时也构成了整个党代会报告的主体。除了生态文明建设,其它五个建设构成了《报告》的五个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合并到经济建设中一起讲。这主要是因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联系更加紧密。这里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包括了民生改善等多项内容,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社会建设的思维定势。

  四是总体要求:即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这也是整个报告的大标题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了这次党代会的根本任务。这两句话,其中前一句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而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努力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美好生活其含义比过去的“富民”含义更加丰富。富民只强调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而“美好生活”,既包含了居民收入增加,还包含了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各种诉求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活得更有尊严,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幸福指数更高等多方面内涵。

  关于努力实现“一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姜异康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做到“一个提前、六个更加”。所谓一个提前,也就是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山东省以往的规划中,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是2020年。报告提出,经过今后五年的奋斗,也就是到2017年,我省将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现在起,要对照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看看在哪些指标上,我们已经完成或有希望完成;还有哪些指标,我们差距还比较大,必须经过发奋努力才能完成,如何补齐短板,完成提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承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就是说,要在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始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开辟山东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关于“六个更加”的具体要求。报告提出,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做到“六个更加”。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在这里,报告提出了我省今后五年将要实现的两个经济指标。从经济总量上看,GDP要跃上7万亿的台阶,也就是要在目前4.5万亿的基础上,再增加2.5万亿。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觉得应该是有把握的。只要今后5年GDP保持每年7.5%左右的增长幅度,就可以实现。从人均水平上看,人均生产总值要超过1万美元。去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7300多美元。再经过5年奋斗,突破1万美元是完全可能的。这也意味着,我省将进入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报告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还必须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更大进展,三次产业比例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倍增,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因此,报告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15%以上等可以量化的指标。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在谈到过去五年山东发展存在的问题时,报告曾指出我省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为此,这里提出了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我省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蓝色经济区建设等区域战略要大力推进,提出海洋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23%以上。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也就是说,未来五年,我省城镇化率每年要保持提高一个百分点,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报告还首次提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科学发展高地,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一新的概括可以说是有点——科学发展高地;有线——经济隆起带;有面——东部、中部、西部。是山东区域发展最全面的概括。

  三是文化更加繁荣发展。加快山东的文化强省建设,文化繁荣发展是重头戏。报告明确提出,这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这里,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硬任务,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这就需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报告明确,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这是一个硬指标,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同时,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山东要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这也是山东成为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

  四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数据,展现出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报告提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0%以上。这标志着我省的财政真正实现了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转型。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实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的提高。报告还提出了老百姓最关心的一项数据,就是今后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实现翻一番。居民收入水平要在五年内基本实现翻番,要求每年的增幅要达到13%—15%,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居民收入五年倍增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决心。

  五是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生态山东建设要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这对于山东这个重化工业大省来说,能下决心提出这样的指标是不容易的。我省作为一个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制造业大省,完成这任务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就是说,我们宁肯发展地慢一些,项目少上一些,也要保证我们的青山绿水,保证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六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我省的法治建设水平,通过推进平安山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使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的生活更有安全感。这也是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报告提出,通过法治山东建设和平安山东建设,必将会使诚信发展、充满活力、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秦庆武 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3 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将“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作为“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六大任务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把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当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冲击不断增大,且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时,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凸显。可以说,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型需求,增加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山东省消费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山东省内需不振、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工业结构偏重,资本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较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影响居民就业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企业占比过高,中小企业发展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受限等等。因此,需要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财政政策体系等作为根本性对策,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化解经济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一是从提高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论证,不断提高投资效率,坚决抑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二是在保持合理的政府投资规模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保证投资的多元化。三是将投资的重点转向民生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比重,大力推进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高端提升。为此,就要抓住全球经济调整的战略机遇,构建山东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应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山东目前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推进工业化仍是未来经济发展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现在的问题是,不能走传统的靠大量要素投入的工业化老路,而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已经制订了“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而且明确,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10%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20%左右。目前,应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产业发展壮大,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使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三是把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切实加快服务业发展。山东已步入了比较成熟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正处于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过渡的时期,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推动园区提升和产业集群式发展

  《报告》强调要实施园区提升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有助于发挥资源共享与群体协同效应,获得外部经济和低成本优势;可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创业优势;能提高区域对特定产业活动的“黏着力”,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国家及省各类园区应成为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要素集聚的核心载体,深化创新创业、金融、人才、国际化等工作,推动各类园区转型升级,使各类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山东省可以根据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坚持布局科学合理、产业相对集聚、用地节约集约的原则,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等产业和产业链,规划和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通过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重点支持,引导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和资本向基地园区聚集,在优势区域、主要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较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推动其产业规模快速膨胀,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两化深度融合促“智慧山东”建设

  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进“智慧山东”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我们日益生活在一个“智慧的地球”之中,传统的生活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在2012年2月19日的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曾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启动“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矿山、智能交通、智能电网,逐步形成“智慧山东”基本框架。省十次党代会再次提出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可以让我们充满期待与憧憬:“智慧山东”会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智慧”。(袁红英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4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位之重的位置。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在“三农”工作方面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在延续以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盖面广、打基础管长远的促进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促进山东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政策目标。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创农业农村新优势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工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过程。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高,农业外向化高,农业农村改革成就突出。“中国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山东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村改革在国内具有榜样和标杆的作用。

  按照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省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增创山东农业农村新优势。一是围绕实施千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以园区建设和品牌创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高质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以推行农业标准化和加强质监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市场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近些年来,随着山东省农业农村结构的积极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深刻变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开始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体现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规律性,引领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提升农业现代性的基本要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正是顺应了新阶段山东省农业生产的新变革和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使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才能缓解制约农业资源环境的“瓶颈”,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在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中,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优质农产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8%,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贡献已经超过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投入和制度的贡献份额,全省已经进入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必须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这种背景下,省第十次党代会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山东省实际出发提出,“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和设备为基础的。山东省是我国资源性严重缺水省份,人均水资源量344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旱灾是山东省各种自然灾害中的第一大灾,2010——2011年期间更是遭遇全省范围内60年一遇、局部为2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2012年以来,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山东省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切实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系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6000万亩以上。2012年我省将投入214.66亿元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将8500万亩有水浇条件的耕地纳入不同类型的灌区规划,通过新建一批、恢复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逐步使之成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

  另外,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还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户住进新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土地管理制度、金融服务体制等方面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我们相信,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必将大大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农村的新优势,使山东“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张清津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发所所长)

  5 加快实施蓝黄引领战略

  加快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在区域科学布局与协调发展上,深入谋划和科学制订全局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并进一步丰富发展战略的内涵,不断增创山东发展的新优势,努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山东版图区域发展的新思路,绘就的齐鲁大地战略布局的新宏图。

  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遵循区域发展规律,制订区域战略,打造特色,形成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最大亮点山东是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发展蓝绿经济,是山东扬长避短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现实需求。

  蓝黄两区作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海陆统筹,在扩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接替空间、开辟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和建设具有极大价值的新经济区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蓝黄战略为山东发展树立新航标,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山东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升了山东的发展地位,增添了山东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山东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围绕“两区”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呈现出投入力度大、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资源要素加速极化和集聚,增长极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带动全省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多实惠的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经济新优势,特别是日益增强的区位资源优势、发展空间优势、新兴产业优势、海陆统筹优势、先行先试优势、对外开放优势,为打造科学发展高地注入了动力与活力,提升了发展竞争力,对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起着顶梁柱的关键作用和重大的战略支撑作用。

  山东在今后五年的区域发展中,要在国家战略规划的引领下,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全面落实规划目标要求,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速增长点的快速极化。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推进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试点,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高效生态经济区,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丰富山东区域发展战略内涵

  区域发展优势,是资源禀赋、经济特色决定的。合理布局区域发展,培育经济特色,是山东在新起点上实现经济文化强省新跨越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条件。按照经济发展的特色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必须科学调整空间布局的战略与政策方向,努力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要牢牢把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原则,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格局谋划,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依据各地发展的不同特色与优势,坚持全省发展一盘棋,明晰全景蓝图,有利于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山东发展进入科学协调发展轨道,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的整体能力。

  按照山东实际,新征程中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是,在突出蓝黄两区建设重点战略的同时,支持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发挥龙头作用。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初步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促进鲁南经济带发展。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包括鲁西南、鲁西北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新的经济隆起带。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完善政策措施,突出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同周边省市的联合对接,强化省内各地的协作配合。加快构建以济南都市圈、胶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规范有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依据形势的发展,规划打造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把山东区域发展布局做实做优,增创发展新优势,形成综合竞争力: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实质,统筹全省布局。二要丰富发展内涵,推动产业与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要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合作水平。四要破解发展难题,利用有关政策,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五要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绝对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与魅力。

  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目前山东已经步入国家战略引领下的重要发展阶段,蓝黄国家战略的叠加与引领,是山东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也是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聚焦蓝黄、放大优势、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统筹一体、打造高地的思路,坚持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相结合,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蓝黄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表现在,蓝黄两区在全国所具有的独占和核心优势,对全省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引擎作用,对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抓手作用,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在全省区域发展上实现科学布局,联动统筹,扩大运作空间,也是蓝黄两大战略规划应有之义。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蓝色经济区设有主体区与联动区。从产业特色来看,两区建设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从区域经济版图的整体规划来看,两区建设是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中的重要板块,它将成为环黄、渤海的隆起带和东部沿海增长极。蓝黄两大战略规划,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赋予山东探索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使命。要实现两区发展规划的重大使命,必须从山东半岛、山东省、全国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统观全局、明确思路,重点带动中要重视联动,努力追求协同效应。(郑贵斌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6 加快建设创新型强省

  姜异康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经济强省,核心是建设创新型省份。”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判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总是随着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不断转移的。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理论,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竞争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区域内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技术的转化应用扩散。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已成为推动山东发展转变经济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科技支撑新优势?《报告》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

  要发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作用,在其实施过程中,以我省的科技创新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着眼点,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宗旨,强化知识创新、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总目标,发挥济南、青岛、烟台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科技创新的优势领域,集中力量,培育创新基地。立足于园区的特色和优势,扶持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主体的网络化互动,形成技术突破、平台支撑、产业引领的创新驱动新格局。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要全面落实高技术产业自主行动计划,根据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我省的产业发展基础,进行超前谋划、重点布局,选择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具有前瞻性、带动性和系统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集中力量攻克。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着力增强传统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强化重大科技研究与试验性发展的条件建设。

  按照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方针,实质性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国家新药研发平台和山东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设一批省级以解决关键共性技术为主的公共研发平台,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主的公共技术平台,以提供检测服务为主的公共检测平台,以提供科技文献、情报、资料、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力争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超过1000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创新能力。支持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创新园和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等产业集群,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完善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境内外技术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信息聚集优势和企业接近市场、资金雄厚的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更多的国外大企业来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源供给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对知识和信息的介入与处理。目前,我省存在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报告》指出,要坚持以用为本、以用育才、以用聚才,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具体的说,就是要发挥创新型人才在创新型省

  份建设中的作用,优化创新型人才,配置、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要大力推进“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工作;注重一线创新人才的培养,增设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增加创新实训基地;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落实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期权和股权激励等人才激励政策,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才智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报告》要求,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政策体系,切实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创新友好型政策法律制度环境。深化科技及配套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市场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弘扬科学思想,尊重首创精神,激发创造热情,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未来五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新业风险投资,创新投入方式,形成政府引导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曲永义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7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保持长久的繁荣,就必须拥有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在全面分析我省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成就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今后五年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

  未来五年,改革开放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过去30多年来经验的总结。没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的意志,就不可能有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没有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化危为机的探索精神,就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就不可能实现我省经济发展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跨越。经济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兴省必由之路,科学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改革开放的大旗应该始终被高高举起,毫不动摇。惟有乐于创新、勇于探索,不为风险所惧、不为诱惑干扰,才能有所作为,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没有改革的强力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都无可谈起。惟有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才能在世界风云变化中谋取先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化解国际风险,坚实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扩大经济增长的空间。

  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切实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改革的进展,目前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面临情况更加复杂,矛盾和困难更多,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阻力也就更大。在新形势下,我省应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地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节奏的把握和规划设计,在把握好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社会承受程度和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化改革应当以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目标,从体制机制上增强山东经济发展动力。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实际,目前应力争在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四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基本市场制度方面,我国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国内其它省市相比较,我省素以“大象经济”的特征闻名,国有经济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新机制,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性领域集中,逐步减少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规模和国有企业数量,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经济发展活力,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以推动民营经济大提升大发展为重点,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山东在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对中小企业实现了由“抓大放小”到“抓大扶小”的转变,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崛起,企业数量、规模、年增加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科技实力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已经开始支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今后山东将在贯彻国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和动力。在财税体改革和金融体制方面,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上级和下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收配置的原则,健全和改革税收体系,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机制,使财税体制、税收体制和金融改革能够充分适应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成为我省制度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方面。

  扩大开放应当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为着力点,从发展空间上增强山东经济发展的动力。山东在今后发展中高度重视开放战略的调整,大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出口产业集群,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眼于优化外资结构,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深化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端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利用金融危机以来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积极推动海外产业发展,促进海外能源开发,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海外研发,培育海外企业,稳步推进海外园区建设,大力拓展海外工程和海外劳务,以此拓展山东经济发展的空间,进而提高山东开放的活力。 (顾春太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所长)

  8 加快建设生态山东

  建设生态山东,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并对今后5年的生态山东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

  加快建设生态山东意义重大

  首先,加快建设生态山东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山东资源消耗量大、对外部资源依赖程度高、节能减排任务重,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加快生态山东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快建设生态山东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之所需、民心之所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全省城乡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和要求。

  第三,加快建设生态山东是顺应绿色发展趋势、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随着国内外能源、矿产等资源短缺趋势的日趋强化,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大趋势,抢占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正在展开。加快建设生态山东,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的主要着力点

  建设生态山东的过程就是提升山东生态文明水平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为未来5年生态山东建设指明了方向。

  未来5年,生态山东建设将围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的目标,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模式。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生态山东建设的主攻方向,全面优化提升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加快发展与节能环保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高效安全农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开发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抓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

  二是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是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业、商业与民用六大领域节能,组织实施“节能科技提效、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循环经济促进、新能源推广应用、节能管理数字化和节能人才”六大节能工程,开展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高流域治污成果,以南水北调沿线和小清河流域为重点,全面构建“治、用、保”系统推进的科学治污体系,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切实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海域污染和陆源污染源,加强海岸带保护,构建强大的蓝色生态屏障。

  三是深入实施绿色山东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快造林绿化进程, 突出加强以沂蒙山区为重点的荒山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建设“绿色山东”,力争今后5年内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以上。认真落实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加强水系生态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干线工程,加快小清河综合治理,抓好“四带三区两湖一环”造林绿化和黄河三角洲、南四湖等湿地建设,新建一批湿地保护区,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示范省”。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着力抓好水土流失、破损山体、采矿塌陷等生态脆弱区的恢复和治理。统筹考虑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维持和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对渔业资源、海岸滩涂、海岸带、岸线资源、海域资源的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四是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补偿惩罚机制。推动生态山东建设,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下功夫,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的法规制度。深化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引导和促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山东建设。健全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品开发和消费。健全生态山东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体制,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抓生态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重点领域,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和方式。

  五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全省人民积极投身生态山东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广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投身生态建设,把齐鲁大地建设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 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加强对生态山东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增强全省人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全省企业和城乡居民自觉选择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积极构建富有山东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推进山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李广杰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9 加快向文化强省迈进

  省委书记姜异康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要努力推动山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表现出更加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从不同方面对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作出了布置。我们一定要从富民强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山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工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正确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我国社会未来现代化壮丽图景崇高而又合理的设计和向往,要把它们转化成山东人民的精神武器和内心信仰,就必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为此,全省各地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学教教育重要内容之中。

  二是加强教育宣传普及。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我省要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内容方面,不仅要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要展示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尤其是要宣传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使人们接受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形式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齐鲁文化相结合进行宣传教育,提炼、概括和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山东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是弘扬崇高精神,注重道德养成。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省区缺乏崇高精神的引领和驱动,就不可能成为经济文化强省。为此,《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沂蒙精神,进一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博、敢为人先为基本内容的新时期山东精神,是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精神资源,它们都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念,应在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宣传、教育和弘扬,以为山东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和价值支撑。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传承山东人民忠厚淳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奋力争先、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这对于传承优秀齐鲁文化、塑造山东人优秀人格、共建精神家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就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日益完善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尽快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要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管理设施向社会发展开放,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形成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二是加强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管理。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促进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生产繁荣发展,就要致力于从多方面加强引导管理。首先是继续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次是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全省文化创作“精品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培育壮大鲁剧、鲁版图书、齐鲁画派等系列品牌;再次是要致力文化产品创新,发扬学术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群众文化事业。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必须按照山东加快文化强省的意见要求,坚持统筹协调和均等普惠的发展理念,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我省应进一步健全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使活动的开展常态化、规范化。当前,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我省应利用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的良好机遇,努力促进全省各类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大力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文化产业主体结构。要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共同投资,相互参股,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要扶持发展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切实解决它们融资难的问题,加快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型文化企业。

  二是优化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要坚持公共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确保国有文化资本在总量上占明显优势。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社会企业的服务监管,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优化文化产业纵向结构。要在继续保持山东传统文化产业优势的同时,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和“创意山东计划”,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之中。着力促进网络服务、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电子商务、文化信息、艺术培训、广告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同时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打造“好客山东”这一知名品牌。

  四是优化文化产业产品结构。文化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制胜的关链,为此,《报告》强调要培育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文化与经济、科技互动发展的格局。

  五是优化文化产业链条结构。文化流通、消费是文化产业总体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等综合交易平台;积极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培育文化消费增长点。

  六是优化文化空间结构。《报告》要求以大项目带动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可以说,文化产业园地和基地既是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效应的有效载体,也是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结构的重要措施。我省应按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推动文化改革创新

  一是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仍应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遵循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宣传、全面推进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非时政类报刊单位改革,党报发行体制、影视分离、重点新闻网站改革,巩固和完善出版、发行、电影、广电网络、综合执法等行业的改革成果。尤其是那些已经进行初步改革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切实转换内部机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内部机制改革。姜异康在《报告》中指出:“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坚持管用并重,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这一论述为我省未来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围绕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我省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创新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公益文化服务水平。

  三是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文化客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具体说,要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要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重视国有无形资产和数字产权的管理,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要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系,强化监管,维护文化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发挥齐鲁文化优势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和弘扬。而要克服我省当前存在的深度开发不足、浪费闲置、经营粗放、集约度不高、缺乏有机整合、肆意破坏等问题,充分利用好、弘扬好优秀齐鲁文化传统,除了要坚持《报告》所讲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原则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要加强对齐鲁民间传统艺术、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保护和推介演示,鼓励开展富有齐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极开展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推动优秀齐鲁文化大众化、通俗化。加强文化典籍整理,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价值,维护齐鲁传统文化元素。

  二是加强齐鲁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法制是关键。要使优秀齐鲁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就要强化人们的文物法律意识,坚决执行各类文物保护法,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防范体系。要加大对文化遗产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力度,积极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认真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文化街区,将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功能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特色鲜明的示范性文化保护园区。

  三是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利用,反过来,只有合理的利用开发才能为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弘扬优秀齐鲁文化遗产优势,必须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发展轨道。《报告》对于发挥齐鲁文化优势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丰富文化资源”的总原则。根据这一总原则,我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履行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监管职责,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注重文化资源利用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做好文化旅游业这篇大文章。

  四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报告》强调要努力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文化品牌。这表明,在对外传播齐鲁文化过程中,不仅要整合一切文化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传播格局,还要注重发挥山东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齐鲁文化对外交往,既要立足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要树立文化产业意识和市场意识,推动更多山东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鼓励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开拓国际文化贸易,提高我省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涂可国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10 大力保障改善民生

  民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2007年的省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并把“富民”放在“强省”前面,将“民生幸福”作为强省建设的最高追求。这是山东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调整。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在民生建设方面迈出了越来越坚实的步伐,老百姓也分享到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把民生建设的指标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发展的硬杠杠。2008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考核监督体系的意见》。该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调整了考核指标,将民生状况等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在8个考核类别中,经济发展占245分值,社会发展占145分值,可持续发展、民生状况各占155分值,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各占100分值。将民生指标纳入了政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了指标体系的目标导向功能、检测诊断功能、考核评价功能,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全省各级干部以民生幸福为工作导向,把民生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突出民生保障。《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幅度增加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篇幅,提出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同时还主动下调GDP增长目标,提升收入增长预期,提出“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目标由“十一五”期间的13.1%下调至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并争取农民收入增幅更高一些。

  省政府承诺办成的民生实事逐年增加。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承诺要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关心的5件实事,自此,承诺办成的民生实事每年增加,2010年15件,2011年26件,2012年又增加到35件,这70余件实事涵盖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优先发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且,就目前来看,2011年之前的40余件实事件件落实。

  政府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逐年提高。2010年,山东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51%,2011年达到2738.9亿元,占到54.8%,提高了3.8个百分点,约占新增财力的70%。2012年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方面的重点项目投入达到32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5.5%。省九代会以来,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8928元。就业、社保、教育、医药卫生、保障房建设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投入。

  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2192元增加到2011年的22792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68元增加到8342元,增长19.3%。全省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连续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不仅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生菜单一再拉长,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多。一系列的民生举措,让更多百姓分享到“蛋糕:,群众也越发感受到民生持续改善的力度。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政府的根本价值体现。办好人民群众的事也是政府的最大责任。收入、就业、教育、住房、健康照顾、环境、个人安全等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和政府要竭尽全力把这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9600万山东人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就业是城乡居民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城乡居民能够有富足的生活,需要有保证其生活的收入,而收入主要是从就业中来。扩大就业就要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分析经济走势对就业的影响,积极应对宏观环境挑战和就业领域的困难,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中小企业为我省提供了50%的GDP、66%的纳税额、70%的出口创汇额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要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更多城乡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两个就业重点群体,要把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作为全省就业工作的重点。要抓好政策落实,继续实施以岗位拓展、大学生创业引领、就业服务与援助为主要内容的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行动计划。要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更多的生产和就业门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要关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心态和服务诉求,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关心的现实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统筹做好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整体促进全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办好学前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收入分配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当前我省的初次分配中,存在着收入分配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过低的问题,突出表现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比较低、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低、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比例比较低、企业内部职工分配中经营管理者所得过多而普通员工所得过低。在再分配环节中,存在着政府所得过高居民所得过低、少数居民所得过高而大多数居民所得过低、城市居民所得过高农村居民所得过低、少数行业职工所得过高多数行业所得过低等问题。所以省十代会提出要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目标是城镇居民人增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实现翻一番。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优化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认真落实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众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也是政府的责任。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将更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要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抗风险能力和调剂功能,逐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要健全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物价上涨和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与保障标准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